《舆论》札记
他人头脑中关于自我,关于其他人,以及自身的需求、目标和社会关系的认知图景,就构成了他们个人的意见;而这些图景一旦成为社会中某个群体的行动指南,或以社会群体的名义由一些个体去付诸实践,那么就成了更宏大意义上的舆论。
舆论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德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种看法。
最重要的是了解刻板印象的特质,并且时刻牢记我们在动用自己的刻板印象时是极易受到误导的。
想要进行有效的思考,首先要避免进行判断,这样重获一种单纯的视角,摆脱情感因素的影响,令自己充满好奇心并且襟怀坦荡。
01 题解
此书共有三个译本。分别是林珊译的《舆论学》、阎克文译的《公众舆论》、常江译的《舆论》。个人推荐常江老师的译本,这也是最新的译本。
从书名来说。首先,这本书的内容有些杂,并没有建构一个学说的体系。况且原书名也没有“学”的意思。所以“舆论学”这个名字不太妥。其次,“舆”本就有“众”的意思。“公众舆论”这个名字,算是同义反复。所以这个名字也是不妥的。
“Public Opinion”直译应为“公众意见”,学术一点,译为“舆论”即可。
02 无法逃脱的刻板印象
第一个原因:“只要一个社会没有小到可以实现百分之百的自足并且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对发生过的每一件事了如指掌,那么这个社会就一定会用“观念”这个东西去处理那些他们无法亲睹、亲历的事务。”
“由于我们要从零开始并细致入微地观察和认识所有事物,却又由于精力不济或生活累忙而无法将其归入各种类型,故通过刻板印象来观察外部世界就成了一种经济、便捷的方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外部环境与刻板印象还是有诸多相似之处的。”
第二个原因:“刻板印象是对我们社会地位的一种保护。当奴隶主习惯了用这样的方式看待自己的奴隶,他们就会将奴隶从事奴隶劳动、会干奴隶的活、有强壮的体格等等特征,都视为其奴隶天性的明证。”
“刻板印象的存在不仅帮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节省时间,维护我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而且能阻止我们规范、全面地观察世界,在最大程度上消弭了我们可能有的迷惑。”
然而,“任何试图对他人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的做法都有可能导致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任何忽视他人独特性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中呈现出斯文扫地的局面。”刻板印象是一个不能没有但又必须超越的东西。
03 刻板印象的成因
“审查和保密行为在信息源头设置的阻碍,物质和社会环境条件加诸信息接受层面的限制,以及注意力的缺乏、语言的贫乏、各种使人分心的干扰、无意识的情绪的累积,还有单调生活的消磨、暴力、枯燥……”
“对海底电缆、港口、加油站、山口、运河、海峡、河道及市场的垄断经营,绝不仅仅意味着一批商人发财致富,或是政府树立威权,而且意味着对新闻和舆论的传播设置阻碍。”
“一个人收入的多寡深刻地影响着其接触外部世界的范围。只要有钱,信息交流中几乎任何有形的障碍都可以被克服。”
时间因素。公共事物所占报纸版面比例减少,但是现实中公共事物的数量却增多了。既没有能够知晓所有事件的手段,也没有足够的时间。
社交圈子。“社交圈子左右着人们做出判断的具体方式,但是判断所依循的模式可能是从过去的经验中传承而来,或是从其他社交圈子中传递或模仿而来。”
即使上述阻碍都没有,也可能还有一种心灵的阻碍。那是些对外部世界毫无兴趣的人。
04 民主的追求
首先,李普曼否定了新闻推动民主的作用。“新闻媒体既不像辛克莱先生希望我们相信的那样行为恶劣、老奸巨猾,也不像民主理论所声称的那样牢不可破、固若金汤。它太脆弱了,实在无法肩负捍卫人民主权的重担,亦不能自发地提供民主主义所想象的那种浑然天成的真相。”
李普曼看到了民主与危险局面之间的矛盾。大众的劣根性就在于:一旦情况危急到必须由少数人迅速做出决定的程度,那么绝大多数人都会心甘情愿地盲从。
“在人们所获的信息仅限于偶发性生活经验范畴的情况下,如果一个群体要施行民主制度,则其基本条件应当与那些与世隔绝的小城镇差不多,其环境也应当被限制在每个人直接且确定的知识范畴内。”
虽然,为了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民主,李普曼最后还是给出了一条路径,即建立一个较完整的信息运行与搜集机制。只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情报网络,人们就能克服难以正确认知未曾经历过的时间的弊病。
05 大众传播研究是《舆论》的注脚
有人说:大众传播的研究大多不过是李普曼《舆论》的注脚。我翻查全书,看看李普曼到底开了哪些研究之先河。
意见领袖,两级传播(我们通过权威来获得对未知世界的理解)
把关人(审查与保密机制)
传播与劝服(利用刻板印象来宣传)
议程设置(报纸为读者提供他们所期望读到的与自己相关的报道)
框架(记者与大众的对所发生事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