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闻》札记
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窗口展示的视野取决于窗口的大小、窗格的多少、窗玻璃的明暗以及窗户的朝向是迎着街面还是对着后院。这个视野还取决于视点的位置,比如是远点还是近点、是歪着脖子看还是脑袋向前伸展、或者是侧着身使眼睛跟开窗的这面墙平行。
新闻把单纯的事件转化成公众讨论的事件,就是赋予事件一种公众性格。新闻生产的行为是现实本身的建构而不是现实的图像的建构。新闻活动把发生的事件转变为新闻事件。所以本书研究的就是新闻通过哪些环节实现社会建构的。
空间与时间的安排
“新闻媒体设置一个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结构,以保证自己不仅能够完成任何一天的工作,而且能够保证每天的计划具有连续性。”
从空间上来说,报社覆盖的范围越广,它能报道的新闻也就越多。在预算范围内,报社当然会尽可能地多招几个记者,多采集一些新闻。但是,事件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容易发生重大新闻的地方,报社会建立记者站。这样,重要的新闻就能第一时间采集到。慢慢地,众多记者站汇成了新闻网络。这个网络跟渔网是不同的。渔网的每个网眼大小是一样的,但新闻网络不是。不同城市的记者站数不一样,同一城市的每个记者站的人数也不一样。
从时间上来说,报社每天有截稿时间,那么怎么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写稿与排版工作呢?秘诀就是对新闻事件进行类型化处理。类型化过程中,那些与模板无关的要素被删去,模板中需要的要素被填充进去。比如写一则报道,我首先想到的模板就是拉斯韦尔的5w。我就会重点写这5个要素,而忽略其他要素。
记者要进行类型化处理,是写成硬新闻还是软新闻。这决定了他的交稿时间。
新闻叙述
新闻业最爱标榜真实与中立,这也是它们立足的根本。然而,作者告诉我们,这也是新闻组织建构出来的。
为了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记者要多渠道核对信息。“通过增加更多的受访者和引语作为相互支持的事实,新闻工作者就能疏远自身与事件之间的距离。”
对于那些不能核对的信息,可以加个引号,以示中立。即便是能核对的信息,加个引号不也能增加可信度吗?“通过摆出两种事实陈述,记者实际上就把判断事实的权力交给了新闻消费者。”
“记者操纵了他的编辑,他通过一种发现事实的职业程序把自己的观点加入到报道中,但又没有留下把柄。”新闻叙述的一点技巧,那就是事物的片面化与简单化。让其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只要看几秒,就能明白它想要说什么。“工会罢工通常的标志就是游行示威者聚集在工厂大门外。或者,如果能够进入工厂内部的话,新闻片中往往会展示机器停机的镜头,或者一个简单的关闭大门的镜头。”这是真的吗?当然是。但这是事实吗?我们要明白媒介事件是什么。当媒体制造了一个媒介事件,不仅仅是把它放到了公共空间供大家讨论,还把它由偶发事件塑造成普遍事件。就是说,媒体疯狂地报道犯罪事件,实际上犯罪率在降低(参见《议程设置》)。
还有可能的是,媒体在事发现场,它会选取符合经验的画面来报道。在“芝加哥的麦克阿瑟日”中,报道中的欢迎仪式是激烈的、癫狂的。实际现场的参与者并没有那么热烈,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看见麦克阿瑟,自然也就没有声势浩大的欢迎仪式了。媒体甚至借助疯狂的画面,将自己的政治立场混入报道。(参见《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
媒介一旦成为公共领域的监护人,就会抛却“观察员”与“看门狗”这两个角色;除媒介自身,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制衡其权力。
理论说明
本书最后三章是理论分析。作者引用了舒茨、戈夫曼、加芬克尔等人的理论。
舒茨的我是真没咋懂,因为舒茨的理论来源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其他一切,包括先在的外在的认知,均不能以为理所当然予以保留,应该全部排除掉。”这种状态是“悬置”或者“加括弧”,但是呢,“人不可能在生活世界中悬置自己的这种自然态度,相反,人恰恰是在没有被悬置或加括弧的自然状态下接受每天的生活。”这说的就是刻板印象的认识作用。没有了刻板印象,每一个事物每次都要自己重新去认识一遍。人是没有这个精力的,对于新闻报道,大多数人基本不会去验证新闻的真实性,这就给了“假”新闻的生存空间。可以说,人有了记忆,就免不了刻板印象。但人是有记忆的,如果某媒体之前报道了假新闻,我们仍然会用刻板印象想一想,这是不是也是个假新闻?
加芬克尔的“索引性”说的也是刻板印象。“把某句话从其生产中的语境抽出来并在另一次谈话中重复,那就是赋予这句话以索引意义。”通过索引记忆,把过去的经验套在现在的环境中。
戈夫曼框架理论就很好理解了。框架就是“解释的图式”。我们可以想象有一个架子,我们只要把东西填进架子里就能解决一件事。比如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影响等方面来答题;按照5w来写稿子等等。
不过,我有一个疑问,为啥作者没有引用李普曼的理论。类型化不是很明显的刻板印象吗?作者也说:“套用关于某个罪犯的外貌的定型去判定某人是罪犯或是不可信之人会出错。”
“making”在本书中有制造、建构的意思,议程设置也属于新闻的建构,但是作者也没有提及这个理论。新闻组织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毫无疑问就是议程设置的体现。
总结
在我看来,此书的阅读体验不如《议程设置》。各种事例并没有很好地表现主题,只能靠着一些关键词句,才能够明白意思。(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锅)
作者的中心思想是说明新闻是建构的,但是她又把新闻专业主义零散地加入进来。所以加入了一句与主题无关的话:“新闻活动的结果是使现状合法化”。就算作者得出了所有的新闻是建构的结论,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归结于新闻组织。如果混乱的剪辑、鸡毛蒜皮的新闻被播放出来,大众倒会不满意,直呼不专业了。舒德森的《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就阐释了这样的矛盾。或许批判的目标不是“新闻是建构的”,而应该是“新闻是由谁来建构的”或者“新闻该由谁来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