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札记

此书的二手价格都被炒到天上去了,也没见再版的意思。网上流传的是10MB的pdf档,经过ocr,有划线,字迹很浅,应该是用了abbyy进行ocr的缘故。此次我找了一个120MB的,很清晰,ocr后已上传至zlib。

值得说明的是,这两种都缺少108页。应该是超星扫描的时候出错,把107页重复扫了一遍当成108页。偌大的省图,居然没有这本书。学校的两本馆藏也被人借走,无法让同学帮忙拍照108页,只能尝试一下自己翻译(用翻译软件)咯(另,中译本130页有个挺严重的翻译错误),顺便学会了用quicker与沙拉查词阅读pdf。

“一图胜千言”、“有图有真相”

这是图像时代的真理承载方式。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也有论述。口语时代,真理存在于谚语中。印刷时代,真理存在于书面中。小品《开锁》如何证明自己是房主,办事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户口本上只有文字,如果加上图片或者当下的人脸识别就不会有这样的笑话。

但是,翁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图片的“真理性”要用文字来表述?(p4)

答案是:口语、文字、图片、电子技术各有其真理性,具体要看语境而定。出庭作证看重的是口语的真理性,因为不容易撒谎,人的反应更真实。庭审记录则更需要文字的真理性(还需要签字画押证明为“真”),因为方便保存与核查。图片与视频对在场的证明则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因为图像是提喻,显示的是事物的部分,从本质上就只是真理的部分,因而又特别容易造假。图片真伪(以及ai换脸)的识别需要更高层次的技术。

电子技术在参考文献这方面想要取代印刷的真理性,还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我讨厌epub与mobi的原因。第一是没有页码,无法当作参考文献引用。第二是比印刷更难以判断是否缺少内容。中华书局做的经典古籍库在电子化的同时还是将页码加上去了;亚马逊前几年也说要在mobi等格式上增加页码,现在还没做到。当然,只要与引用无关,epub还是具有可检索、自定义设置等优点。读秀的全文检索是另一种方式,只是还需要提升扩大数据库。

翁想借此说明口语的重要性。一切言语都植根于口语之中。文字是从口语文化里浮现出来的,同时又永远、必然地扎根在口语文化之中(p58)。口语可以不依赖文字,但文字不能离开口语(p4)。

修辞术被亚里士多德认为是文字的产物。几千年印刷文化的沁润下,当下的人们倾向于认为口语是缺乏技巧的,不值得认真研究(p6)。oral literature(口语文献)这种词语就包含一种意识形态:认为口语是文字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同时,这种说法也是一种因果倒置。

书面文化(literacy)是绝对必需的条件,不但是科学发展之必需,而且是历史和哲学发展之必需,是明白理解文学艺术之必需,实际上还是阐释语言(含口语)之必需(p9)。

惯例的媒介史分期

  1. 原生口语文化

不知文字为何物的文化(p2)、毫无文字或印刷术浸染的文化(p6)、尚未触及文字的文化(p44)。(这其实还是以文字来解释口语,跟oral literature的意思差不多。)

  1. 书面文化

第一种真正的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p63)

真正的文字不包含图画(汉语在本质上是图画的),文字不是事物的表征,而是言语的表征,是人说出的语词或想象中说出的语词的表征,一般是从纯粹的记忆辅助手段逐渐演化而来的(p64)。图像也有辅助记忆的功能,但在翁的理论中,以牛的图像指代牛和以拼音字母指代牛,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经历了高度抽象、程式化的过程。

闪语民族在公元前1500发明了拼音文字。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元音字母。几乎彻底实现了语词从声音到视觉的重大转化。希腊戏剧是完全受制于文字的第一种语言艺术样式,具有紧凑的“金字塔”结构与典型情节(p113)。

字母表隐含这样一层意思:语词是一个客观事物,而不是稍纵即逝的事件,它的语音成分可以同时展现,它可以切分成小块,将语音可视化。希腊字母表有助于民主,因为人人都容易学会;它也有助于国际化,因为它有办法处理陌生的外语。(p69)

汉语本质上是精英的,拼音化、简化就是大众化的一种方式。(当然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文字在发展初期都是精英的。)

  1. 电子时代“次生口语文化”

电话、广播、电视产生的文化是次生口语文化。次生口语文化也产生强烈的群体感,因为听人说话的过程是聆听者形成群体的过程,即麦克卢汉所谓的“地球村”(p104)。

值得说明的是,各个媒介分期之间的区隔并没有那么强。在文字出现千百年之后,甚至在印刷术出现之后,原生口语文化仍然在文化遗存里留存。比如手稿文化:手稿质量参差不齐,导致阅读速度慢,手稿的阅读过程也会发出声音。印刷术以其标准而清晰的文字,更适合快速、静默的阅读。至迟到12世纪的英格兰,会计查账还是采取用嘴巴念的方式(p91)。狄更斯等19世纪的小说家喜欢朗诵自己的小说片段,这说明,他们对古老的口头叙事的世界仍然恋恋不舍(p114)。到了浪漫主义时期,英格兰才成功抹掉了大部分的口语风格(p19)。

有趣的是,翁举林肯、道格拉斯的竞选辩论与现代的电视、网络竞选的例子,说明原生口语文化的特点。其实波兹曼也举了这两个例子,但说明的却是印刷文化的影响(见《娱乐至死》第四章)。

荷马问题

传统研究认为口语民族本质上不聪明,认为他们的思维“粗糙”,而这使学者们误认为荷马史诗是笔头创作的,因为其结构严谨且精于表现技巧(p43)。

米尔曼·帕利开创了对《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文本研究;其弟子阿尔伯特·洛德继承此事业。

米尔曼·帕利之前,罗伯特·伍德认为荷马不识字,超常的记忆力使他能够创作史诗。卢梭也认为荷马及其同时代的人都不会书写。

米尔曼·帕利则集前人之大成。论证了荷马史诗是口头创作的,其语词和词形的选择取决于六步格诗行的形态,荷马有一些固定的反复使用的套语,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里,并非套路的语词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p16)。

套语是“相同韵律条件下表达一个既定基本概念的一组词语,其使用规律是有章可循的”(p17)。翁将把“套语”、“套语式成分”和“严格的套语式语汇”融为一炉,用以泛指诗歌散文里或多或少严格重复的固定词组(如谚语、箴言)(p18)。根据韵律裁剪的套语支配着古希腊史诗的构造,而且这些套语很容易被迁移进不同的语境,却不会干扰史诗的情节和调子(p45)。

使用套语是因为,在一种口语文化里,已经获得的知识必须要经常重述,否则就会被人遗忘。整个口语知识界或思想界都依靠这样的套语来构建思想。(p17)

同样,哈弗洛克认为,在原生口语文化里,为了有效地保存和再现仔细说出来的思想,必须要用有助于记忆的模式来思考问题,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必须有利于迅速用口语再现。在思想形成的过程中,语言必然有很强的节奏感和平衡的模式,必然有重复和对仗的形式,必然有头韵和准押韵的特征;必然用许多别称或其他的套语,必然用标准的主题环境(议事会、餐饮、决斗、有神助的英雄等等);必然用大量的箴言,这些箴言必然是人们经常听见的,因而能够立刻唤起记忆,它们以重复的模式引人注意、便于回忆。严肃的思想和记忆的系统紧紧地纠缠在一起。对记忆术的需求甚至能够决定使用的句法。(p26)

柏拉图悖论

柏拉图说文字没有人情味,文字损害记忆(波兹曼也强调过),文字不能够作出回应。这些都不是新鲜的观点。

但哈弗洛克认为,柏拉图基本上(虽然他未必是完全有意识地)把诗人排除在他理想的共和国之外,因为他发现自己生活在偏重文字风格的诗歌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传统口头诗人钟爱的套语或陈词已经过时,而且不利于诗歌的产出。(p17)

《柏拉图导论》指出,希腊哲学的萌芽与文字对希腊思想的重构联系紧密。柏拉图喜欢深入分析和解剖这个世界,而分析和解剖思想本身只有在拼音字母表内化于希腊文化后才有为可能。在希腊人发明元音字母后,其思维更加抽象(p20)。柏拉图之所以能够进行富有哲理的分析性思维,之所以能够对文字进行批评,那是因为文字开始对思维的过程产生影响,文字成为柏拉图思想产生的先决条件(p60)。idea这个词基于视觉,和拉丁语video派生于相同的词根,意思是“看”。

这意味着,柏拉图虽然反对文字,但其思维深刻地被文字所影响,其哲学思想完全依赖文字,故而潜意识里排除诗人,排斥质朴的聚合式、意合式、口语式的思维方式。

文字和死亡的悖论:文本死了,它脱离了鲜活的人生世界,只留下僵死的视觉形象,但正是这样的僵死确保了它的永恒,确保了它复活的潜力,在无数活生生的读者的呼唤之下,它又能够复活成无限生动的语境。(p61)

技术的悖论:技术是人为的,但却被神话为自然之物(但是作为技术的口语却被翁认为是自然的)。这里又是自然与科学的二元对立。

口语文化的特征

  1. 附加的而不是附属的。杜埃版《圣经》句子之间用and连接,《新版美利坚圣经》分别用and、when、then、thus、while,以便生成一种顺畅的叙事流,而且加上了文字特有的分析性的、缜密的主从关系。

  2. 聚合的而不是分析的。口语文化用大量固化的套语把重要的信息聚合在一起。视觉起分离的、解剖的作用,听觉起结合的作用。视觉使人处在观察对象之外,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声音却汹涌地进入听者的身体。

声音有一个构建中心的效应,这正是复制高保真度声音时达到高精确所利用的原理。你可以沉浸到听觉里,声音里。相反,沉浸到视觉里的办法是不存在的(p54)。现在的VR与AR就是想达到这一点。

“野性的(口语文化中的)思维是浑然一体的”。这里也引用了斯特劳斯,可跟费斯克相对照。翁认为迄今为止从巫术到科学的转变,或者从所谓“前逻辑”到日益“理性”的意识的转变,或者从斯特劳斯所谓的“野性”思维到驯化思想的转变―所有这些标签都可以用口语文化到书面文化各阶段的转变来解释(p21)。在第七章,翁提出结构主义分析太强调二元结构,对不符合此结构的因素都予以省略;口语文化不适用二元分析(p127)。实际上,翁所提出的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也是一个二元对立。

  1. 冗余的或“丰裕”的。话语出口即逝,不得不放慢速度,依靠重复与冗余帮助理解与记忆。(居然又见到了冗余。)

  2. 保守的或传统的。知识来之不易,社会非常尊重阅历丰富的老人。口语文化的创新在于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听众说不同的话。书面文化也有保守的倾向,引经据典,厚古薄今。

  3. 贴近人生世界的。繁复、抽象的范畴仰赖文字给知识提供结构,使之和实际的生活经验拉开距离。

  4. 带有对抗色彩的。对暴力的描绘,对骂,赞扬常常是口传故事的显著特征。

  5. 移情的和参与式的,而不是与认识对象疏离的。对口语文化而言,学习或认知的意思是贴近认识对象、达到与其共鸣和产生认同的境。文字把人和认识对象分离开来,并由此确立“客观性”的条件。所谓“客观性”就是个人脱离认识对象,或与之拉开距离。

  6. 衡稳状态的。口语社会注重当下,对历史的观念不足,同时没有词典固化语词的定义,口头用语会随时调整以适应变化中的世界。口语的变化保持了社会的稳定。由于没有文字作为参考标准,所以每一首诗绝不可能以相同的方式演唱两次。阿尔伯特·洛德通过对比吟游诗人的多次录音发现了这点。

  7. 情景式的而不是抽象的。人们一般不会用“圆形”、“方形”等抽象的词汇来表示形状,而是用具象的物体来给形状命名,如“盘子”、“门”。所以说柏拉图的理念是文字影响的结果。

卢利亚对文盲的调查研究显示,1)文盲辨认几何图形的方式是物体的名字来给它们命名,而不是圆形、正方形;2)文盲不会进行抽象分类,而是用实际的情景来考虑问题,(铁锤、锯子、圆木、斧头,哪一个与其他三者不同?);3)文盲不会以形式逻辑如三段论的方式思考;4)文盲难以对事物下定义;5)文盲难以进行自我分析(p38)。

  • 外在的、整体的

原生口语文化养成的人格结构更加偏向社群性和外向性,不像书面文化人那样偏向于内省。口语交流使人实现群体团结;而书写和阅读是孤零零的个人活动,使人的心智回归自身(p52)

人们说听众、观众,只有阅读不说读众,而说读者。个人向听众说话时,听讲的人一般就成为一个整体,不仅自己结为一个整体,而且和说话人也结为一个整体。如果讲话人发文字材料请听众阅读,听众就成为读者,每个读者就进人他个人的阅读世界,于是,听众这个整体就被粉碎了(p56)。

语词也会形成大规模的统一群体:拥有两种以上口头语言的国家在确立或维护民族团结方面会遭遇严重的问题(p56)。

书面文化的影响

爱森斯坦认为,印刷术带来的影响包括:文艺复兴、完成宗教改革、使天主教重新定向、影响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西欧的全球探险、使家庭生活和政治改观、使知识范围的扩展史无前例、使普及文化成为严肃的目标、使现代科学的兴起成为可能(p89)。

文字把知识持有人和已知对象分离开来,使人的内省日益清晰,打开了心灵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使佛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内省宗教传统成为可能(p80)。印刷术影响基督教禁欲主义,新教徒圈子的特征是主张个人私下对《圣经》进行解释;天主教圈子的特征是忏悔频度的增加,与此同时,良心的检讨也加强(p117)。

字母表顺序的索引突出显示了语词脱离话语、嵌人印刷空间的新情况。手稿没有书名页,也没有书名。

印刷术促成了一种封闭空间(Closure)的感觉,文本里的东西已经定论,业已完成(p100)。而手稿是有各种修正的。

印刷术导致了形式主义和新批评的诞生(p101)。新批评坚持单个艺术文本的独立性(p124)。没有文字,修辞不可能成为人类反思的主题,也不可能得到详细的阐述(p84),可以说印刷还促成了媒介环境学的诞生。

印刷文化最终产生了现代文化里的互文性问题(p101)。手稿文化把互文性视为理所当然。文字问世之后,开始对剽窃行为不满,强调原创性。互文性理论的兴起是对浪漫主义的印刷文化的反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孤立主义的审美情趣(p102)。

精细的因果概念;分析的、线性序列的概念,只有在借助书面文本的情况下才能够建立起来(p43)。形式逻辑是希腊文化内化拼音文字技术以后的发明。

口头记忆,叙事的情节与人物

在原生口语文化里不存在文本,叙事就成为纽结思想的重要手段(p107)。

厚重的英雄人物有助于口头记忆。印刷术发达之后,厚重或脸谱化的人让位于越来越“丰满”(具有难以逆料的特征)的人物(p137),叙事主体则更偏向平凡人,典型的例子是小说(p53)。

口语叙事没有印刷文化中那种精心构思,起承转合,渐入高潮的结构。口头诗人开门见山地让读者进入故事,并不是出于宏大的设计,而是不得已而为之(p109)。线性情节(弗赖塔格所谓的“金字塔”,在侦探小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与口头记忆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兼容的(p111)。在印刷时代晚期或电子时代,卡夫卡、托马斯·品钦则倾向于塑造去情节的故事与空心化的人物。

口语叙事没有严格的时间顺序,倘若口头诗人尝试用严格的时间顺序唱下去,他一定会漏掉这样那样的场景,稍后不得不补救。倘若他下一次吟唱时记起上次漏掉的场景,把它放进恰当的时间顺序里,他又会漏掉其他的场景或把其他的场景放进错误的时间顺序里(p109)。

口语叙事具有超文本的语境,包括语音语调、肢体语言等等。相对的,文字是脱离语境的,是独立的话语。因为缺乏语境,作者必须考虑周全(表达是否准确?读者会怎么想?),这种滴水不漏的思考和预见常常使写作成为一件痛苦的差事。(p79)。